Search

🔎讀者投書

【蘋果日報】2020.12.01改革勞保年金?先從自清門戶做起
  • Share this:

🔎讀者投書

【蘋果日報】2020.12.01改革勞保年金?先從自清門戶做起
https://reurl.cc/MdQd3K

勞動基金上周又爆發弊案,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國內投資組前組長游迺文,涉嫌接受業者高級餐飲招待後,用勞動基金帳戶內款項下單炒作股價,將勞工的退休金當籌碼,賠了就全民埋單,賺錢就入官員口袋。對照起今年8月時勞動部長許銘春表示:「勞保快破產,即便丟了烏紗帽也要改革」,顯得諷刺。
 
事實上,這並不是第一次勞動基金爆發基金操盤人利用職權舞弊炒股,最有名的例子就是2012年時任安泰投信副總經理謝青良,一毛都沒有貸款的買下大安森林公園對面的豪宅「勤美璞真」,最後輕判2年假釋出獄。隨後也有多起利用勞動基金炒股的案件被揭發,但都是勞金局的委外經理人,而這次游迺文案,卻是第一起內部官員舞弊炒股。
 
準備期長易致舞弊空間
 
政府大喊勞保要破產也不是新聞,從2012年江宜樺任行政院長時期就提出「繳多、領少、延後退」的改革政策,當時的勞保基金是4700億元,時至今日,勞保基金是7480億元。為什麼一個即將要破產的基金,反而是年年增加餘額呢?
 
這主要牽涉勞保基金以20年作為準備期,使得基金的累計餘額非常龐大,進而導致勞動基金操盤人員有上下其手的舞弊空間,對此,政治大學校長郭明政早已提出不同意見,他認為勞保是社會互助的保險,可以依照給付調整收費,因此不應該有「潛藏負債」的問題,舉例來說,美國的年金保險沒有準備金制度,而德國最多也只準備1個月的支付額,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大幅下降基金的累積餘額、世代互助並且減少舞弊空間。
 
依據勞保局的最新統計,目前勞保年金的平均請領金額是1萬7000元,連基本工資都不到,然而,每到勞保局要宣布基金破產預測的時候,總是會搭配一則「勞保年金王」的新聞,宣布又有勞工創下月領4萬9000元的紀錄,暗示都是勞工領太多才會導致基金入不敷出。現在,我們卻發現操盤勞動基金的官員貪贓枉法。
 
勞動部若要改革勞工的退休給付,先從自清門戶開始吧!

(原文刊載於蘋果日報論壇版)

【延伸閱讀】
 
✅【蘋果日報】獨家 | 勞金局內控漏洞大開!抽檢率大降 涉貪官員5年竟只被抽檢一次(2020.11.29)
https://reurl.cc/OqNqzv

✅【蘋果日報】勞金局內控漏失凸顯大問題!官員用這3部曲鑽漏洞(2020.11.29)
https://reurl.cc/r8q8Xx


Tags:

About author
時代力量邱顯智立法委員助理 學歷:政治大學社會學系、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經歷: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長、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秘書長
時代力量邱顯智立法委員助理 學歷:政治大學社會學系、台灣大學建築與城
View all posts